close
巧合,沒有刻意,隨手拿起看完的兩本小說都是以二戰時期的日本為背景,兩位日本作家都藉小說反省戰爭以及小民面對戰爭的無奈。
一是宮部美幸的“蒲生邸事件”,一是恩田陸的“蒲公英手札”。
宮部是被公認的好手,不需贅言。恩田陸則以奇巧出發,之前看到她的“第六個小夜子”、“光之國度”兩本書,很喜歡,在圖書館看到“光之國度”的續集“蒲公英手札”就毫不猶豫地搬回家。
不幸的,恩田陸的作品遇上真正的高手立刻被比下去了,同樣是以戰爭為時代背景,同為女性作家,同樣是透過小老百姓的眼對戰爭的批判,宮部終究是大家,看完“蒲生邸事件”心中仍不斷迴盪一串一串的問號,看完恩田陸的小說,很淡,差別在哪裡呢?結構?文字?都不是,還是回歸到對人性的探索,許多小說家都有能力編排出優美的文字、巧妙的佈局,現代許多作品添加了情色、暴力等多種調味料,但沒有了”人“的內涵,終究是虛。
看完宮部美幸的小說,每每會回味許久,是其中對於人性剖析的深刻反省,在心底盤旋的問題,往往不會一下就得到答案,需要問自己一次、兩次、三次,面對同樣的情境,我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呢?一次、兩次、很多次.....
全站熱搜